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狂草的锋芒行楷的字(二)

考虑到时间问题,穆浅染决定来拓印馆这边,她默一张,拓印馆就负责让人将活字挑拣出来,再进行排列拓印。

是的活字印刷。

虽然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但是很神奇的,该有的东西他基本都有。

什么唐诗宋词、四大名着、四大发明、程朱理学等等,那是一个不少。

说的好听一点,一切设定是为了剧情而服务,说难听点,这就是一锅大杂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完全就是封建社会过渡到新时代的期间,出现了个空间夹层,在这个夹层空间内,前人所有的智慧结晶都有。

虽然或多或少地都退步了些许,但总比没有好,比如……这个活字印刷。

按理说应该是发展到铜制的活字了,但这个时代还是用的木制活字印刷。

整个世界的发展维持着一种让穆浅染这种穿书者感到离谱的稳定。

“可需让馆内的伙计陪着小公子玩耍?”

见穆浅染抱着孩子在椅子上坐下,馆长便试探性问道。

“不用,他不会让自己无聊的。”

说着,穆浅染便挽起袖子,提笔蘸墨,开始干活。

科举考试中,最开始的是县试、府试,考中了便是童生,而后参加院试,榜上有名后,方为秀才,也就是生员。

再之后,生员和监生、贡生一同参加乡试,再中后,才是举人。

雅集轩这次想要拓印的,便是这乡试的汇集,这本汇集一共分为五册,近五届,每一届一册。

所谓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

一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至于每场的考试题目,则不尽相同。

比如去年,初场的八月初九,考的是三道四书、四道经义。

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

第二场,则是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以后又有变通。

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从考试的题目上便可知晓,科举的考试多是以儒家学说和八股文为主。

说实话,但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